重磅!武汉综合交通体系未来3年攻坚方案公布

  发布时间:2018-10-08 22:13:56 点击数:

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(2018—2020年)的通知

各区人民政府,市人民政府各部门:

经研究,现将《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(2018—2020年)》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组织实施。

武汉市人民政府

2018年9月7日

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

(2018—2020年)

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工作要求,为推进我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,构建安全、便捷、高效、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新体系,制订本方案。

一、总体目标

深化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统筹各种交通方式及区域交通协调发展,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,着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。以陆路交通为骨干,辐射中部,一路向西,贯通欧亚;以水路交通为衔接,带动中游,一路向东,通江达海;以航空运输为平台,站位中心,连通世界,直达五大洲;以多式联运为手段,集约高效,形成大交通、大流通、大物流,将武汉建设成为“一带一路”的战略节点,为“三化”大武汉建设提供坚强支撑。

二、重点任务

(一)建成航空“门户枢纽、窗口形象、开放高地”。对标成都、西安拼搏赶超,力争到2020年底,武汉天河机场客货通航点总数达到150个,其中,国际和地区通航点达到60个,形成“快线为主的国内航线网、覆盖广泛的中短程国际航线网和重点突出的远程国际航线网”;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3500万人次和50万吨,其中,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达到450万人次。积极谋划高铁进机场和第三、第四跑道建设等武汉天河机场扩容工程,在武汉大都市区范围内实施武汉天河机场、顺丰机场“客货双枢纽”发展战略,完善武汉航空口岸体系建设,高标准提升机场服务和管理水平。(责任单位:市发展改革委、市交通运输委、市城乡建设委、市国土规划局、市商务局,湖北机场集团、武汉航发集团)

重点建设项目:武汉天河机场扩容工程、武汉天河机场综合配套功能提升工程、通用航空建设。

(二)建成全国铁路路网中心。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“两纵两横两连”十二个方向的高速铁路网络和“一环八向”的货运铁路网络,构建武汉与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“1小时”、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其他城市“2小时”、与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成渝城市群城市“5小时”的高铁辐射圈。建成光谷火车站,启动新汉阳站建设,开展高铁机场站前期研究工作,与武汉站、汉口站、武昌站一起形成全国独有的“六站”高铁枢纽格局。规划新建沿江、武西以及京广高铁线之间的铁路连接线及相关立交节点,形成市域高铁环线,实现高铁“十二个方向可站站直发、居民半小时就近乘车、铁路航空无缝换乘”。建设汉欧国际物流园,中欧(武汉)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实现“五龙出关”常态化,国际运营网络及实载率位居全国前列。(责任单位:市发展改革委、市交通运输委、市城乡建设委、市国土规划局,各相关区人民政府〈含开发区、风景区管委会,下同〉,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、省铁投集团、省城铁公司、武汉港发集团)

重点建设项目:武西高铁武汉直通线(含新汉阳站)及新汉阳站—京广高铁乌龙泉东站连接线、沿江高速铁路武汉段、沿江重型铁路、武汉至天门城际铁路、京九高铁阜阳—黄冈段及麻城—武汉段连接线、武汉枢纽西北货运环线、光谷火车站、武汉天河机场火车站、新墩至汉西上行联络线及南湖至大花岭下行联络线。

(三)建成“环+放射”多层次公路网络。实现外环线东扩、四环线独立成环,构建以四环线、外环线、放射型高快速路、国省道为主体的骨架网络。根据服务产业布局和物流发展需求,形成“通道+场站”的经济发展走廊。到2020年,市域内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00公里以上,高速公路路网密度超过10公里/百平方公里;国省干线公路二级以上比例不低于85%;全市通客运班车的农村公路改造提升达标率、20户以上自然湾水泥路通达率、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率、美丽农村路创建覆盖率均达到“100%”。(责任单位:市交通运输委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城乡建设委、市国土规划局、市水务局、市环保局、市园林和林业局,武汉港发集团、武汉航发集团、市交投集团及各相关区人民政府)

重点建设项目:四环线高速公路、绕城高速中洲至北湖改扩建工程、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武汉—鄂州段、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、新港高速公路(含双柳长江大桥)、武汉硚口至孝感高速公路(京港澳高速至终点段)、京港澳高速公路武汉段改扩建工程、光谷长江大桥。

(四)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。重点突破“江海直达”、近洋运输、铁水联运、水水联运、水路疏通等建设难点,实施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和汉江航道三期改造工程,启动阳逻港快速通道策划研究。发挥港口的资源聚合效应,强力推动“一城一港一主体”的整合。到2020年,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.3亿吨,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万标准箱。将武汉建设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出海口,跻身全球内河航运第一方阵。(责任单位:市交通运输委、武汉新港管委会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国土规划局、市水务局、市环保局、长江航务管理局,武汉港发集团)

重点建设项目: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、汉江蔡甸至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、武汉港阳逻港区三作业区一期后续工程、武汉新港江北铁路二期工程。

(五)建成世界级地铁城市。以打造全方位服务公共交通出行的完整活动链为目标,通过轨道网、公交网、慢行网等三网融合,引导“轨道+公交+慢行”的绿色低碳出行模式,公共交通总量及发展水平跻身全国前五,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00公里以上,公共交通总量突破1000万人次。(责任单位:市城乡建设委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交通运输委、市国土规划局,武汉地铁集团、武汉港发集团)

重点建设项目: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、2号线南延线、11号线东段、纸坊线、蔡甸线、8号线二期、8号线三期、6号线二期、16号线、11号线东段二期、5号线、前川线、12号线一期、11号线三期、19号线、21号线二期、10号线(新港线),光谷至武汉火车站及武汉天河机场磁浮轨道交通工程,长江新城TOD换乘中心。

(六)建成“轴辐式”多式联运物流中心。加快推进阳逻水港、机场空港、铁路陆港多式联运体系建设,以武汉为锚固点,形成辐射国际、国内的轴辐式多式联运网络。大力推进铁路进港区等港站一体化铁水联运设施建设,完善铁水联运协调机制,统一技术标准,完善港口货运集疏运系统,水水中转比例提升至45%,铁水中转比例提升至10%以上。整合大交通要素资源,推动信息互通共享,实现客货运输服务联程联运、一票通达。大力发展“互联网+”高效物流、供应链管理,统筹管道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协调发展,建成全国重要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心。(责任单位:武汉新港管委会、市交通运输委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城乡建设委、市国土规划局、市商务局,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、武汉港发集团)

重点建设项目:阳逻国际港多式联运一期工程、阳逻国际港集装箱铁水联运二期香炉山工程、阳逻国际港集装箱铁水联运三期亚东水泥厂工程、武汉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(阳逻)、汉欧国际物流园。

(七)建成全市天然气管道运输“一张网”。建成武汉城市天然气高压外环线和中环线,加快高压线联络线和支线建设,大幅提升我市天然气资源供应保障和储气调峰能力,有效匹配和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清洁能源的总体需求。(责任单位:市发展改革委,市城投公司,各相关区人民政府)

重点建设项目:33万方LNG储气基地

(八)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。依据《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》《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》,按照“多规合一”的思路,从建设运营全周期、运输服务全过程的角度系统开展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研究,为武汉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提供支撑。(责任单位:市国土规划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交通运输委)

(九)构建交通运输治理体系。推进市、区交通机构改革,构建“重心下移、属地管理、条块结合、分级负责”的交通运输治理体系,完善、提升交通治理功能,为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提供组织保障。(责任单位:市交通运输委、市编办,各相关区人民政府)

三、保障措施
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成立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(2018—2020年)攻坚行动领导小组,负责全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、运营等重大事项的领导和决策,协调跨行业、跨区域重大问题,建立联席会议等协商机制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在市交通运输委办公,承担领导小组日常事务,协调解决跨区域、跨行业、跨部门的一般性问题,推动各项任务落实。

(二)加强统筹调度。按照三年攻坚行动目标,将目标任务清单化、项目化、时序化,制订分年度行动计划,明确时间节点,压实工作责任,严格按照时序进度挂图作战。对严重影响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,报市人民政府督办协调解决。

(三)加强政策支持。从不同层面研究制订贯彻落实本方案的具体支持政策。加大综合交通规划、建设、用地、产业、资金、财税扶持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落实力度。

(四)加强资金保障。整合现有的民航、汉欧、物流、农村公路、交通发展专项资金及其他涉综合交通专项资金,积极争取国家、省对武汉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工作的资金支持,积极筹措地方配套资金,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综合交通体系项目的投资、建设、开发、运营等。

(五)加强信息化保障。整合全市地铁、公交、停车、共享单车等行业信息,搭建全市公共交通数据资源共享及发布的大数据平台,实现对公共交通数据资源的动态掌握和信息联动。

附件: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任务清单(2018—2020年)


上一篇:襄阳涉黑砂霸团伙被公诉 牵出两顶保护伞 下一篇: